内容页搜索

民国30年(194112月,“中国合作社吴江支社”在北厍设立分社。民国32年,北厍分社并入芦墟分社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政府接收日伪合作社。民国36年,吴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,北厍为其下辖的合作社。

1951年下半年,芦墟供销合作社筹建北厍供销站,全站10人。下设副食、日杂、烟纸百货、棉布等4个柜组,同时供应襄饼(豆饼)、化肥(肥田粉),并为粮食部门代购代销粮食、油料(油脂)。

19595月,吴江县北厍公社供销部成立。196241日,撤销北厍公社供销部,建立北厍供销合作社,辖金家坝供销站。

19681月,北厍供销合作社改称吴江县北厍供销合作社革命委员会。

198011日,吴江县北厍供销合作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吴江县北厍供销合作社。下设副食品批发站、棉布百货商店、生产商店、采购商店、饲料供应站、公兴冰厂6个单位,职工33人。1984年,为促进流通渠道畅通,供销社经营实行两级承包经营责任制,销售、利润下达商店,落实柜组,奖金按效益实绩分配。1988年,北厍供销社管理委员会建立。1991年,推行两级承包制,下辖生产、生活(包括批发)、华盛商场、采购、金属、石油6个商店和1个旅社部。全社共有在职人员144人,退休职工32人。

1992年,供销社实行联销、联利计酬,按平均工资30%进行浮动,强化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关系。1994年,供销社根据各部门的不同情况,分别采用集体经营、集体承包、个人承包和出租门市部等多种经营方式。中市建材门市部租给外地服装商,下辖特产门市部、星晨酒家、西鹤舞厅,由社内3名职工抽底承包。

1996年,北厍供销社下辖生产商店、生活商店、副食品批发部、采购商店、金属公司、油库(金茂石化公司)等6个部门。是年,生产商店年销售额1200万元,生活资料商店年销售额800万元。全镇生产的水产、生猪、禽蛋、水果、地货等物资几乎都由北厍供销社收购,采购商店年收购额300万元。

北厍供销社办公地点设在西鹤路1号,共有职工156人。建有中共北厍镇供销合作社支部,潘志贤任支部书记兼供销社主任。

2000年,北厍供销社开始进行集体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的“双置换”工作。是年,北厍供销社生产商店年销售额500万元,生活资料商店年销售额300万元。而此时全镇水产、生猪、禽蛋、水果、地货等物资已不受政策限制,开始自由进入市场有序流通。于是,供销社采购商店采用租赁、承包形式经营。是年,许泉涌任支部书记兼供销社主任。

20029月,北厍供销社与东方村共建副食品超市、农资供应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东方村为农综合服务站。综合服务内容增加文体、康乐、卫生保健、敬老、幼托等项目,为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商品和综合、便利的服务。1023日,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王如珍到北厍考察东方村为农综合服务站。

是年,北厍供销社“双置换”工作结束。改制后北厍供销社的职工人数有原来的156人减至33人,转制中下岗分流的123名职工,每人按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工资标准补发,北厍供销社共补发职工工资110万元。